悲慘世界學習筆記
2024-10-25 09:21:40 0 舉報
登錄查看完整內容
作者其他創作
大綱/內容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國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傑出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着廣泛的影響力。
作品影响
就《悲惨世界》在內容上的豐富、深廣與複雜而言,它無疑在雨果數量眾多的文學作品中居於首位,即使是在19世紀文學中,也只有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間喜劇》可与之比美。對於它厚重的藝術容積,也許只有借助巨大的森林、遼闊的海洋這一類比喻,才能提供一個總體的概念。
在這裏,整整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過程中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都一一展現了出來: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興工業鎮
,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監獄,巴黎慘淡的貧民窟,陰暗的修
道院……這一漫長浩大的畫軸中每一個場景,無不栩栩如生
,其細部也真切入微,而畫幅的形象又是那麼鮮明突出,色
彩是那麼濃重瑰麗,氣勢是那麼磅礴浩大,堪稱文學史上現
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
都一一展現了出來: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興工業鎮
,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監獄,巴黎慘淡的貧民窟,陰暗的修
道院……這一漫長浩大的畫軸中每一個場景,無不栩栩如生
,其細部也真切入微,而畫幅的形象又是那麼鮮明突出,色
彩是那麼濃重瑰麗,氣勢是那麼磅礴浩大,堪稱文學史上現
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
這是一幅輝煌的畫卷。畫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經歷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馬呂斯所參加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義。
作品年代
在1862年發表
作品主題
一個關於愛、救贖與恩典的感人故事
藝術特色
《悲慘世界》的主題是寫人類與邪惡之間不懈的鬥爭,人類本性是純潔善良的,將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經過苦難的歷程。書中穿插當時法國革命動亂的背景和拿破崙滑鐵盧戰役的描寫,以及當時法國社會的很多細節都有論及。小說將近半個世紀歷史過程中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都一一展現了出來: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興工業鎮城,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監獄,巴黎悲慘的貧民窟,陰暗的修道院……其細部也真切入微,形象鮮明突出,色彩濃重瑰麗,氣勢磅礴浩大,堪稱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
小說主人公冉阿讓並非一個抽象的人。從出身、經歷、品德、習性各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勞動者。他體現了勞動人民各種優秀的品質,他是被壓迫、被損害、被侮辱的勞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經歷與命運,都擁有一種崇高的悲怆性,這種有社會代表意義的悲怆性,使得《悲慘世界》成為勞苦大眾在黑暗社會裡掙扎與奮鬥的悲怆的史詩。
人物介紹
德纳第夫妇
典型的中下階級人物,貪財、自私、卑鄙,個性倒也十分逗趣,
夫婦倆對柯塞特一致的欺壓,卻對女兒愛潘妮一致的溺愛
夫婦倆對柯塞特一致的欺壓,卻對女兒愛潘妮一致的溺愛
爱潘妮
德纳第夫婦的女兒,喜歡馬里尤斯
柯赛特
早年遭受屈辱,被冉•阿让赎回後,逐漸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長大後,對愛情有了憧憬,邂逅馬里尤斯並愛上了他;對愛情忠貞不渝
马里尤斯
一個英俊帥氣的人,前期討厭父親是波拿派,後來對革命和共和逐漸了解,
成為一個共和派,為理想熱血奔騰,為愛情忠貞不渝
成為一個共和派,為理想熱血奔騰,為愛情忠貞不渝
沙威
一個執拗的警長,代表了封建迂腐的政府
芳汀
為追求愛情,做过女工,後因為託付養育女兒,剪去秀髮,還沦为妓女,最後在遺憾中死去
米利埃主教
一個正直、善良、極富同情心的人,正是他的愛和善良唤醒了冉•阿讓的良知
冉·阿让
一個悲慘的主角,經歷了苦役犯的生活,心中仍有善良,受米利埃主教的善意舉動救贖,從此一直堅持著心中的善良和正義,一個人默默承受所有的不公和誤解,直至在馬里尤斯和柯塞特的注視中閉眼死去
經典篇章
一位正直的人
寄托有时便是断送
无声的狗群黑夜搜索
ABC的朋友們
幾頁歷史
失望的伟大
四堵牆中的戰爭
最后的黑暗,崇高的黎明
經典語錄
思想是智慧的活動,幻想是欲念的活動。用幻想代替思想,無異於將毒藥當成食物
革命的逻辑和哲学之間,唯一的差異就是它的邏輯能導致戰爭的結論,而它的哲學則能達到和平的結果
受到屈辱就渴望得到尊重
須知滴水穿石,人心亦然。滴穿的洞不會消失,心中的積淀也磨滅不了
夜,沒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一個站著的天使展開著翅膀,在等待著這個靈魂
0 條評論
下一頁
為你推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