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地理總複習-心智圖筆記
2025-01-08 18:13:22 117 0 舉報 0
0
登錄查看完整內容
作者其他創作
大綱/內容
四、世界各地的國家與地理特徵
亞洲
世界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洲,擁有高山、沙漠、熱帶雨林等多樣地形。
重要國家:中國、印度、日本。
歐洲
地理上屬於溫帶,歷史上文化發展迅速,現有歐盟等國際組織。
重要國家: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
非洲
以沙漠與熱帶雨林為主,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重要國家:埃及、南非、尼日利亞。
美洲
包括北美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大國美國為主,南美洲擁有亞馬遜熱帶雨林。
重要國家:美國、巴西、加拿大。
澳洲與南極洲
澳洲:面積廣大,是唯一的國家大陸,擁有獨特的動植物。
南極洲:極寒地區,沒有常住人類,覆蓋著厚重的冰層。
五、人口與發展
人口分布
人口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北美洲。
高人口密度區:中國、印度、歐洲部分地區。
低人口密度區:非洲內陸、澳洲。
發展問題
城市化: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問題。
經濟發展不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逐漸擴大。
六、地理實踐應用
地圖與圖表的使用
理解不同類型的地圖,如自然地圖、政治地圖、氣候圖等。
利用地圖量度距離、角度、區域等。
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
地球資源有限,需推動綠色發展、減少污染、節約能源等。
一、地球與天文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地球是接近球形的橢圓體。
赤道半徑約為6378公里,極半徑約為6357公里。
地球的自轉與公轉:自轉一周約24小時,公轉一周約365.25天。
地球的位置與運動
地球的運動包括自轉與公轉。
自轉軸傾斜角度為23.5°,這是四季變化的原因。
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這導致了季節的變化。
經緯線
赤道:將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
本初子午線:將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球。
緯度:赤道的距離,決定氣候帶。
經度:從本初子午線量度,決定時區。
二、地理環境與氣候
氣候帶
熱帶:赤道附近,全年高溫,降水多。
溫帶:四季分明,寒冷冬季和溫暖夏季。
寒帶:靠近兩極,常年寒冷,極夜和極晝現象明顯。
降水類型
對流降水:由熱空氣上升所致,常見於熱帶地區。
鋒面降水:冷暖空氣交匯所引起,常見於溫帶地區。
地形降水:山脈使濕氣上升,形成降水,常見於山區。
氣候與自然災害
颱風:熱帶地區發生,伴隨強烈風雨。
地震:由地殼運動引起,常發生在板塊邊界。
乾旱與洪水:與降水不均、地形影響有關。
三、自然地理
大陸與海洋
地球表面約71%為海洋,29%為大陸。
大陸:分為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南極洲。
海洋: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形
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
平原:如中國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
河流:如長江、黃河、尼羅河、亞馬遜河。
水循環
包括蒸發、凝結、降水、徑流等過程,是地球水資源流動的關鍵。
0 條評論
下一頁